記得在十多年前我就讀研究所的時候,曾看過一本已故管理大師彼德杜拉克談非營利事業管理的書,他提到每個美國小孩子都有賣童子軍餅乾的經驗,當時覺得很好奇,美國小孩子沒事去賣餅乾做什麼?到了美國之後,才發現募款在美國早已成為文化的一部份,大多數美國人都認為幫助自己的學校、社區、或認同的公益團體募款是克盡社會公民的責任,更重要的是,美國人認為募款是培養小孩的表達能力、組織能力和社交能力最好的機會,因此,在美國的超市門口或圖書館經常看到國中小的學生在父母的陪同下兜售童子軍餅乾和各種義賣品。除了根深柢固的募款文化之外,募款方式更是創意的展現,在此和讀者們分享一些我對於美國募款的體驗和觀察。
在我剛到美國的時候,不時會收到許多非營利機構募款的信函,或許是經驗告訴他們一般人是不會無緣無故地掏腰包捐錢給陌生機構的,因此他們運用了「拿人的手短,吃人的嘴軟」這個道理,他們隨著募款信函附上許多已經印好你的姓名和地址的貼紙,當你在寄信時,你只要撕下一張貼紙往寄信者的位子一貼就行了,省下了寄信時書寫地址姓名的麻煩,這些機構期望收信者在看到這些貼紙之後,會良心發現附張支票寄給他們,但是這些貼紙通常最後都成為我女兒的玩具,匯款一事自然不了了之。自從女兒多多在去年開始上美國浸信會附屬的教會學校後,我們見識到了美國學校的募款方式的多元與創意。一開始我們收到了一本信封,裡面除了每個月繳交學費的信封袋之外,其中隔二三個月就會出現一個寫上不同名目的樂捐信封,希望我們可以在每個月的學費之外「順便」捐一些錢給學校。過了一陣子之後,學校來函請家長加入Box Tops for Education的活動,內容是請家長留心一些日常食品和用品廠商的產品包裝上會有一個Box Tops 4 Education的圖案,只要把這個圖案剪下來收集起來給學校,每個標籤學校可以向廠商兌換十美分到五十美分不等的捐款,這真是個有創意且達到雙贏的好方案,一方面學校可以籌到經費,另一方面廠商也可以盡到社會責任並且同時促進業績成長,由於這些產品都是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學生家長只需要選擇贊助廠商品牌的產品就可以幫助學校,何樂而不為呢?此外,還有二種常見的募款方式是透過學校來訂購一些廠商提供的餅乾、匹薩和蛋糕,學校再抽取一部份的回饋金額,或是由家長或教友來組織義賣活動將所得淨額捐助給學校和教會。最近我們最頭疼的是前文所提到的童子軍餅乾模式,有天接多多放學的時候,老師交給我一盒沈甸甸的盒子,告訴我學校最近又要募款了,這盒巧克力一條一美元,共有五十條,請我們二週後將五十元交回學校。這對在台灣長大的我們而言根本就是一種強迫推銷,頓時間心裡有些不太舒服,但當我們問過在美國久居的朋友之後,赫然發現這是美國人非常習以為常的募款文化,大部份的美國小朋友都有逐門推銷義賣品的經驗,美國人通常也很樂意買小孩的義買品,我們只好硬著頭皮想辦法把這五十條巧克力賣出去。首先,我硬著頭皮找我的美國籍指導教授下手,沒想到在他聽完我的說明之後很慷慨地掏腰包拿錢出來,而且因為他不吃巧克力,所以要我把巧克力在上課時拿出來分享給同學,我的信心因此增加不少,回家之後積極訓練女兒的推銷話術,很順利地四十幾條巧克力銷售一空,而我對美國的募款文化也有了更深一層的認識。
雖然募款已然成為美國文化的一部份,但是我們台灣本土的募款文化也不惶多讓。大部份的台灣人在國小時代的都有購買和收集防癆郵票的經驗,我依稀記得防癆郵票是一張外觀像是郵票但卻不能拿來寄信的小紙張,左下角有個二橫一豎的防癆協會紅色標誌,小孩子不知道防癆是什麼意思,但對於收集防癆郵票卻有極大的興趣,現在肺結核在台灣已經很少聽到了,不知道小學是不是還繼續賣防癆郵票。另外就是常見的愛心樂捐活動,雖然美其名為“樂”捐,但我所就讀的小學為了鼓勵學生的家長捐款,捐款金額在一百元(二十多年前的一百元可是一筆大數目呢)還可以換一張獎狀,因此捐款反而變相成是一種同儕之間炫耀的工具。不管是哪一種形式的募款,這些募款的收益者大多是為了校外的慈善機構和公益團體或是校內需要幫助的學生,很少聽說過是因為學校自己缺錢找學生家長募款的,這在台灣想來是理所當然,公立中小學有政府當靠山,而私立學校已經收了一大筆學費了,學校哪有這個膽子向學生家長募款呢?大學畢業之後,開始接到學校給畢業校友的信函,其中除了報告學校最近有什麼新的建設和活動之外,最重要的就是爭取校友的捐款了,許多以慶祝校慶為名的校友聚會也經常包括募款這個項目,這時候才開始感受到學校自籌經費的龐大壓力。
台灣的慈善和公益團體數量在全球名列前矛,但僧多粥少和資源分配不均卻成為募款的一大挑戰,知名的慈善團體和熟悉媒體運作的機構很容易就籌募到大筆的款項,但大多的公益團體都面臨募不到款的窘境,財務狀況在經濟蕭條之際更是捉襟見肘,本文所提到美國的募款方式或許可以提供不錯的思考方向。根據我的觀察,相對於美國「有錢出錢、有力出力」的多元募款方式,台灣非營利事業的募款思維仍停留在「有錢出錢」的直線思維,比較著重在如何讓募款對象掏腰包的技巧,像是Box Tops for Education這種由支持者出力、贊助廠商出錢同時又享受業績增長的雙贏計畫並不常見。此外,許多公益和慈善團體的支持者都不是富裕的人,雖然他們沒辦法在金錢上作出太多的承諾,但卻非常樂意為認同的團體盡一份心力,因此運用支持者的力量來收集資源並透過義賣活動來募款或許是一個不錯的思考方向。
然而,對於教會而言,我們必須要從聖經的角度來思考募款背後的意義。首先,我們必須明白募款和奉獻在本質上有極大的差異,既使所募得的款項對於教會的事工有益,卻未必會蒙上帝的悅納。當耶穌在進入耶路撒冷的聖殿時,看到殿裡有賣牛、羊、鴿子和兌換銀錢等「聖殿所需用」物品的攤位時,祂的心裡焦急如同火燒,於是拿繩子作成鞭子,把牛羊都趕出殿去,倒出兌換銀錢之人的銀錢,推翻他們的桌子。又對賣鴿子的說:把這些東西拿去,不要將我父的殿,當作買賣的地方。教會是神的殿,不是作生意買賣的地方,因此將世俗的管理知識與經營方法運用在教會必須要非常小心,保羅在哥林多後書9章7-8節提到:「各人要隨本心所酌定的,不要作難,不要勉強,因為捐得樂意的人,是上帝所喜愛的。上帝能將各樣的恩惠、多多的加給你們,使你們凡事常常充足,能多行各樣善事°」因此,教會的立場應該是鼓勵信徒憑著信心甘心樂意地奉獻金錢和勞力,也信靠神會豐富地供應教會。當教會出現建堂、事工…等財務上的需要時,最重要的是先透過禱告確認異象,再將這個財務上的需要交託給神,相信神會完全地供應,然後才是執行細節的規畫,在保持聖殿潔淨的前提下鼓勵弟兄姐妹奉獻人力和財力在教會的事工上,全教會同心合一來完成神在地上美好的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