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看到中國時報社論” 破除進口障礙 引進頂尖人才”一文,對於台灣無法留住與吸引優秀人才感到擔憂,因為人才是國家競爭力的根本要素,若缺乏優秀人才進駐,國家未來只會向下沈淪而非向上提升。然而,要把台灣打造成一流人才的首要選擇,台灣人民和政府必須先改造自己的觀念和本位主義,擴展自己的思考格局,設身處地從當事人的角度來思考,才能找到解答。
首先,優秀人才是有選擇能力的,而且人的能力愈高,選擇就會愈多。例如,一個沒有一技之長的人只要有工作可做就很滿足了,但是當人受過專業教育和考取專業證照之後,他就有機會可以從一些工作中選擇自己喜歡的公司和地點,如果再增強語文能力,工作的選擇就從台灣擴展到其他國家。一個本地的台灣人在做選擇的時候,由於熟悉台灣的文化和生活型態再加上許多親人朋友都在台灣生活,台灣的工作對於本地的台灣人的確存在一些吸引力。然而,但是對於一個具有國際化能力的台灣人來說,他的選擇並不只侷限在台灣,在其他國家工作所帶來的優渥薪水和工作型態的吸引力並不亞於台灣,民族情感不能當做飯吃,自己工作上的成就和是否能讓自己和家人過更好的生活會是更為實際的考量。再者,對於一個和台灣沒有血統關係的外國優秀人才而言,台灣對他而言沒有文化和親情上的吸引力,台灣的工作只是眾多選項之一,若台灣不能提出比其他國家更優渥的條件,台灣如何在外國優秀人才的眾多選項中脫穎而出呢?
其次,優秀人才是需要被尊重的,包括社會地位上的尊重和實質薪資上的尊重。社論中提到政府和民眾把高薪聘請的人才當作"肥貓"而成為人人喊打的對象,這對於優秀人才來說是一種莫大的羞辱,這同時也顯示出本位主義和思考的侷限性。有些台灣人每年依法納稅,就把自己當作這個國家的主人,覺得可以隨意對待這些用"我"的血汗錢雇來的優秀人才,當自己工作勞苦才能有微薄收入,卻看到有人拿著比自己高過數倍的薪水讓子女上昂貴的美國學校,不禁怒火中燒。然而,薪資是市場機制的一部份,當一項專業的技能十分普及的時候,這項專業能換到的薪資水準就不會太高。相反的,如果擁有這種專長的人才十分稀少,這些人才就值得比平常人更高的薪資。因此,與其稱高薪聘請的人為肥貓,倒不如看這個職位所必須具備專長的人才是否難尋,以及比較這些候選人到其他地方任職可以取得什麼樣的薪資水準。從國內外優秀人才的角度來看,世界上在搶優秀人才的國家很多,為什麼他們要來這裡領不是特別高的薪水同時還要受這種羞辱呢? 如同先前所提到的,有能力的人是可以有選擇的,他們可以選擇自己的工作、 工作的國家、和工作的老闆。
希望台灣在追求登上國際舞台的同時,能先走出本位主義和思考的侷限性,避免用雇主的心態來看待這些國內外的優秀人才,人才是拿來疼惜而不是拿來糟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