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髮垂髫,並佁然自樂。」陶淵明在桃花源記中描述一個世俗的漁夫意外闖入一個世外桃源,裡頭的人過著幾百年前的生活,然而,這卻是亞美須(Amish)人的真實寫照。我對亞美須人的印象來自於哈里遜福特所主演的電影證人(witness),他們簡單而恬靜的生活令人印象深刻。當我就讀於賓州的理海大學時,距離亞美須人的集中地之一Lancaster只有一個半小時的車程,再加上ESL課程在討論美國的counter culture(非主流文化)時特地將亞美須人文化提出來專題討論,使得我對於亞美須人的興趣大大地提高,在一年之內四度拜訪Lancaster並對亞美須人作了一些研究,發現他們可貴的地方並不僅只於恬靜簡單的生活,而是在於對於信仰在生活中的貫徹和堅持。
亞美須人源自於十六世紀的歐洲,當時正時值馬丁路德宗教改革將基督教從腐敗的天主教會中分別出來,原本教廷只容許神職人員研究聖經,隨著宗教改革和印刷術的發明,許多人得以用低廉的成本購買聖經並討論如何正確地解讀聖經內容,引發當時的聖經研究的風潮並產生許多不同的教派,其中一群人認為天主教和新教所主張的嬰兒洗禮並無聖經依據,主張人在成年之後根據自己的自由意志所做的受洗決定才是真正地接受信仰,此外,他們反對任何形式的暴力,並且主張和世界保持距離以免被世界所玷污,這一群由瑞士的改革派領袖Ulrich Zwingli所帶領的教徒被稱為Anabaptist,意即再洗禮派。由於這些主張被當時被視為是異端而遭受到迫害甚至殺害,因此他們被迫逃離至瑞士和德國南部的山區,一直到1536年一位荷蘭的天主教神父Menno Simmons脫離天主教加入再洗禮派,許多人被他的信仰著作所感動加入了再洗禮派,信徒的人數在歐洲迅速地增長,成為現今的門諾教派。在1693年一位瑞士籍的門諾教派監督Jacob Amman帶領一群人從門諾教派中分離出來,他們主張聖經中的教導應該被更徹底地實踐,教會對於教徒的生活應該有嚴格的規範,這群Jacob Amman的追隨者被稱為亞美須(Amish)人。
為了堅持信仰上的自由,亞美須人在十八世紀的早期離開歐洲陸續抵達美國,由於賓州殖民地的首任總督William Penn在1681年對外宣告容許所有的移民保留他們自己的信仰及宗教生活方式,賓州成為亞美須人移民的第一個目的地。1730年第一批亞美須人定居在賓州的Lancaster, Lebanon, Berks, Schuylkill和Lehigh,現今的亞美須人大部份定居在賓州、印地安納州、俄亥俄州和加拿大安大略省。聖經對於亞美須人來說不單只是一種信仰,更是指引他們生活方式和價值觀的唯一標準,對於每一個亞美須人來說,每日的生活起居就是聖經教導的實踐,他們對信仰的認真態度可以從居住環境、穿著、家庭生活、工作、學校、教會生活和一些事件中一窺端倪。
在居住環境方面,由於亞美須人堅持和世界保持距離,他們儘可能地不使用現代科技,不但交通運輸至今還使用馬車(buggy),家裡也不使用任何電器設備,你在亞美須人的家中看不見華麗的裝飾,一切傢俱設備都以實用為考量,例如牆壁上使用方便刷洗的油漆而非壁紙或磁磚,家中沒有自來水和下水道而使用水車和人工幫浦,房間裡沒有電燈、電話等一切電子用品,通常一個村莊才有一部公用的公共電話。由於堅持舊約聖約十誡中不可為自己雕刻偶像也不可作甚麼形像彷彿天地萬物,你在他們家中的牆壁上不會看到相框、圖畫或任何的雕像,基於相同的理由,亞美須人不為自己或他人照相,甚至連小孩子的洋娃娃也是沒有臉孔的。
在穿著方面,亞美須人現今的穿著仍然維持四百年前祖先們所穿著的樣式,大部份的衣服都是家庭手工製造,顏色不外乎黑色、藍色和各種深暗色系,亞美須人相信堅持傳統的衣著可以遠離世俗各種名牌服飾的試探。由於聖經中使徒保羅教導女性在教會中禱告或講道要蒙著頭,所有的亞美須女性都會隨時戴著一頂白色的小帽子以表示順服,身上也不會穿戴其他的項鍊或珠寶。傳統的亞美須服飾完全不使用鈕扣,取而代之的是鈎子和繩子,因為當初的歐洲貴族的衣著經常使用各樣的鈕扣,所以鈕扣被視為是虛榮與驕傲的象徵。
在家庭生活方面,亞美須人在一切生活上的行為舉止都必須遵守一套世代相傳不成文的行為準則-Ordnung。由於亞美須人不採行任何的避孕措施,一個家庭中有十個以上的小孩子相當常見,大部份的小孩都是在家中接生。要判斷一個男子是否已婚可以輕易地從他的鬍鬚判斷出來,因為已婚的男子必須自結婚的那一天開始不能刮除下巴的鬍鬚,所以有留鬍子的一定是已婚男子。未婚的亞美須男女要約會一定要多一個女伴三人同行,一方面女伴可以當電燈泡以避免雙方有越軌的舉動,另一方面也可以觀察男方是否具有良好的行為。
在工作方面,亞美須人相信閒置的雙手和大腦是魔鬼的溫床(Idle hands and minds are the Devil’s workshop),所以亞美須人不論男女老少都必須工作,男人在八年級之後就必須離開學校從事農場工作,女人也要開始學習縫紉,小孩從小就要開始幫忙除草和家務。亞美須人在農場上充份發揮共有共產的精神,通常同一個社區的亞美須人會一同規劃要購買的農具,各人買不同的農具並相互支援,在農收的時節也是彼此協助共同收割彼此的農作。由於美國的農地越來越稀少和昂貴,取得足夠的農地變成一大挑戰,因此許多亞美須人被迫從事農場之外的工作,而觀光業提供了不少工作機會,然而這也讓亞美須人接觸到更多外在世界的試探和引誘。
在學校方面,每一個亞美須人大多會說三種語言:英語、德語(High German)和荷蘭語(Pennsylvania Dutch),這些語言都包括在學校的課程當中。由於亞美須人只希望小孩受教育到八年級(國中二年級)就可以開始工作,這和美國的國民義務教育有所抵觸,所幸最高法院在1972年作出的判決對亞美須人有利,認為國中教育的價值觀和設計與亞美須人的傳統價值有巨大衝突,因而亞美須人可以繼續保持自己的教育方式。在亞美須人的學校裡,所有的課目都是由同一位老師來教授,這位老師通常是未婚及具有優良基督徒品性的亞美須女性,大部份的科目是與家庭和信仰有關的主題。課餘時間的運動項目必然是團體活動,因為團隊精神符合亞美須人所強調的價值觀,在諸多運動項目中最受歡迎的項目是棒球,幾乎每個亞美須男女都熱愛這個運動。
在教會方面,亞美須人並沒有教堂建築,所以的宗教活動都是在居民的家中輪流舉行,主日禮拜每兩週日舉行一次,詩歌敬拜的過程中沒有音樂伴奏,完全是清唱德語的詩歌。為了要讓亞美須人有正確的行為,教會對於會眾的行為舉止有嚴格的規範方式,當一個亞美須人被認定其行為違反了亞美須人的生活方式和價值觀,其他的族人會用各種方法讓他有機會可以回頭,一旦這些方法都不管用,最嚴厲的處罰便是與他斷絕所有的往來(shunning),所有的亞美須人包括他的至親好友在內都不可以和他談話或有任何接觸,最顯著的例子就是當亞美須人和外人結婚後,他的父母這一輩子就不會再和他(她)來往。
亞美須人的信仰和現今世界有許多相異之處,也因此世人經由一些事件的發生才對他們的文化和信仰有了更多的認識,其中最有名的事件莫過於反戰和2006年的Lancaster亞美須慘案。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相傳有一位亞美須男性受徵召入伍,基於聖經十誡中不可殺人的教導,這名男性堅持不肯接受實彈射擊的打靶訓練,於是軍中的長官火大了,威脅他如果隔天他再不能拿槍接受訓練,他就要在墳墓旁以抗命罪遭到槍斃。結果隔天一大早,這名亞美須男性穿著傳統的黑色服裝和圓帽,靜靜地走到墳墓旁等待槍決,最後的結局是軍官選擇讓步,讓這個亞美須男性自軍中退伍。在2006 年十月二日上午,一個疑似有精神問題的男性Charles Carl Roberts闖入了賓州Lancaster的亞美須人學校裡,持槍挾持了十多名六到十三歲的學童,在和警方對峙了幾十分鐘之後,Charles朝多名學童後腦開槍後自殺,一共造成了五名學童死亡和五名學童受傷。在事件發生當天的下午,一位死亡女童的祖父告訴他的家人要去饒恕Charles,不要惦記他的邪惡行為;另一位死亡女童的父親提到:Charles也有母親和太太,而Charles的靈魂現在正在公義上帝的面前接受審判;另一位住在同一社區的亞美須人說:我不認為我們這裡有人想做饒恕Charles 以外的事,想想Charles的家人剛失去了一位至親的痛苦;還有一位亞美須人拜訪並安慰了Charles的遺孀、雙親和岳父母,並握住他老淚縱橫的老父的雙手安慰他長達一個小時。大約三十名亞美須人出席Charles的喪禮,並且Charles 的遺孀也受邀成為唯一出席死亡學童喪禮的外人,事後Charles 的遺孀寫了一封信感謝他們的仁慈與包容,她說:”Your love for our family has helped to provide the healing we so desperately need. Gifts you’ve given have touched our hearts in a way no words can describe. Your compassion has reached beyond our family, beyond our community, and is changing our world, and for this we sincerely thank you.”
堅持信仰並落實在生活中,亞美須人的確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