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士基集團執行長Soren Skou指稱,貨櫃運輸可能很快遭重創,因第一波疫情後導致貨櫃運輸蓬勃發展因素急速反轉

7 月 10, 2022 | shipping

馬士基集團執行長Soren Skou指稱,貨櫃運輸可能很快遭重創,因第一波疫情後導致貨櫃運輸蓬勃發展因素急速反轉。有可能出現有「長鞭效應」,需求收縮而供應增加,與這兩年航運集團無力因應消費者支出激增的情況恰恰相反。全球第二大貨櫃航運業者馬士基集團(A.P. Moller-Maersk)執行長施索仁(Soren Skou)預期,之前在第一波新冠疫情帶動貨櫃海運榮景的因素,可能會在8月之後大幅反轉,出現需求萎縮、供應增加的「長鞭效應」,衝擊貨櫃運輸。

英國金融時報(FT)報導,隨著全球經濟成長停滯,馬士基預期今年上半年的貨櫃運輸量將減少,但受惠於創紀錄的運費,港口壅堵和供應鏈困境,這家丹麥航運公司預測今年全年獲利仍將創新高。

不過,施索仁在受訪時說,貨櫃運輸可能很快遭遇衝擊,因首波疫情後帶動貨櫃運輸蓬勃發展的因素將大幅急速反轉,可能出現需求萎縮而供應增加的「長鞭效應」,和過去兩年航商苦於因應消費者支出激增的情況相反,「當這情況發生時,速度相當快」。

他說,一如馬士基之前的假設,這不太可能發生在下半年初期,但可能出現在8月或稍晚。馬士基是全球貿易的領頭羊,跨洋運送全球逾六分之一的貨櫃。

數據供應商Sentieo上月指出,馬士基在財報發表和投資人大會上,提到近岸轉包、境內轉包和海外轉包的次數,至少是2005年以來最多。

施索仁在談到全球化時則表示,全球化並未瓦解,但貿易壁壘日益降低的時代結束了。他說,他沒看到美國或歐洲製造商讓生產業務回流的多少證據,反而是看到這些業者在亞洲尋找更多供應商。

他說:「全球貿易就在那裡,將隨國內生產毛額(GDP)增減。它沒有變得更自由化,所以我們不會看到更多的成長,但也沒有急劇反轉。」

施索仁坦承,民粹主義政治運動和美國缺乏新的貿易協議,造成一些影響,但他也強調,他沒看到供應鏈重大變化,「我們沒看到客戶將把生產轉移回歐洲,而是在亞洲擴散。短期、或甚至中期很難看到世界生產消費品的方式出現劇變」。

施索仁這番評論,與許多企業高階主管的悲觀發言形成鮮明對比,許多企業主管認為全球化正遭受攻擊,特別是民粹政治人物。

Møller-Maersk 警告稱,經濟風險日益增加,包括潛在的滯脹和中國工廠關閉,儘管全球最大的集裝箱航運集團(按利潤計算的季度)報告了創紀錄的季度業績。

馬士基首席執行官 Søren Skou 表示,當前第二季度的發展與前三個月非常一致,這為丹麥集團帶來了 114 年曆史上的最高利潤。

但他補充說:“我們假設下半年會放緩,正常化。能見度相當低。主要是我們看到經濟中的風險在增加,在中國,由於 Covid-19 政策,他們使用這些非常嚴格的封鎖措施,由於油價非常高,一些降級。”

馬士基在海上運輸超過六分之一的集裝箱,被認為是全球貿易的領頭羊,上週將其對航運業的增長預測下調至可能小幅下降。

它還將今年的盈利預測從 2 月份的 190 億美元上調至 240 億美元的基本營業利潤。Skou 強調,新指引是基於下半年運費的“急劇下降”,因此“我們有相當的能力經受住一點風暴”。

Skou 說,由於上海“令人震驚”的第六週封鎖,馬士基的交易量出現負增長,儘管這還不是很嚴重。但他補充說:“每個人都擔心的是,Omicron 的大量傳播會迫使中國關閉工廠。我們還沒有看到。”